Blogtrottr
Google 快訊 - 嬰兒
 
慎防流感幼兒感染易引發中耳炎嚴重恐損聽力
Nov 12th 2014, 05:48

記者林雁茹/綜合報導

進入秋冬季節交替的時節,正值感冒、流感的高峰期,其中流感較感冒更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而中耳炎就為前三大併發症之一。當幼童感染中耳炎,有耳朵痛癢不適症狀產生時,因年紀過小無法表達,造成無法即時治療,嚴重將可能造成永久的聽力受損,甚至影響孩童未來的學習發展,馨蕙馨醫院王泰儒醫師提醒父母應及早預防,避免造成幼童因感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王泰儒表示,中耳炎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及不分型嗜血桿菌,秋冬季節也是這兩個病菌好發季節,幼兒的抵抗力較低,可能一感染就容易併發中耳炎。中耳炎一般症狀大多會有耳朵痛,且有持續發燒現象,幼童因不會表達耳朵疼痛,若嚴重感染延遲就醫,恐耳膜破裂或因長期中耳積液,造成聽力損傷或學習障礙。

王泰儒指出,診間曾有一位小朋友,因感冒發燒一直未退,就診時才發現,中耳炎已併發嚴重骨髓乳突發炎,差點造成腦內部感染,緊急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一個月後雖病情控制痊癒,卻也傷及聽小骨,造成不可復原的聽力損害。

中耳炎的治療,除了針對耳朵痛及發燒症狀開立藥物之外,多會使用抗生素來對抗細菌感染。王泰儒進一步指出,避免中耳炎感染最有效的方式為接種疫苗,目前市面上有十價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雙菌種的特殊設計,除了有肺炎鏈球菌的保護之外,還能同時包含不分型嗜血桿菌的防護。

王泰儒說,就肺炎鏈球菌血清型涵蓋度而言,由於近年來19A血清型快速增加,學界對於十價疫苗對抗19A的交叉保護效力特別在意。至於不分型嗜血桿菌,是造成小朋友中耳炎不斷復發的難治型的細菌,因為抗藥性逐年增加,即使高劑量的抗生素也很難根治,所以用疫苗直接預防感染是最好的做法。因為13價疫苗對肺炎鏈球菌抗菌範圍雖然稍廣,卻無法預防嗜血桿菌感染,臨床上醫師始終陷於兩難。

王泰儒表示,近年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十價疫苗對抗19A就有不錯的交叉保護效力,再加上現有的幼兒公費13價肺炎疫苗,仍可以於周歲完整接種十價疫苗之後追加,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策略。另外,因6個月以下嬰兒不能施打流感疫苗,也建議父母可自身接種流感疫苗,除了保護自己,也能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家中嬰兒。

除了用疫苗預防,王泰儒也建議家長平日要注意自身及孩童的均衡飲食,以增加抵抗力,尤其注意鋅、益生菌與益生素的攝取,可以減少感染的機率。另外,多餵母乳,避免二手菸,若有過敏也要及早積極地控制。如此一來,就可以在一波波感染的攻勢之中,建立最為完善的防護,杜絕病毒的侵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