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懷孕‧育兒‧親子|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育兒大小事/懷孕‧育兒‧親子|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骨頭不見了?認識「兒童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
Dec 10th 2014, 02:00, by mom_marketing@mombaby.com.tw(mombaby)

一個8歲男孩在參加學校運動會後,常跟媽媽說「背部好痛」,媽媽本來以為是兒子參加體操練習而造成的運動傷害,所以,只帶到住家附近的骨科、復建科就診。但問題並未解決,孩子仍持續喊痛,總在夜裡以平均半個小時的頻率痛到大叫一次。媽媽驚覺孩子的問題不單純,於是積極帶孩子到大醫院就醫,輾轉在幾家大醫院接受了好多檢查,包括切片、核磁共振、全骨造影、電腦斷層攝影等,終於確認孩子得了「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然而,這個病名讓媽媽感到非常陌生,究竟是什麼病讓孩子每晚痛到哇哇叫呢?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淑惠指出,「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是一種罕見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新生兒到青春期皆可能發生,但主要發生於2〜3歲的幼兒,男童與女童得病的比例為2:1。

她解釋,「組織球是指白血球生長、分化的一個項目,在人體內所擔負的功能是吞噬外來物質、處理抗原,保護身體免於受到感染。廣義來說,組織球包括單核球、巨噬細胞、蘭格罕細胞(Langerhans' cell)」。而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肇因於蘭格罕細胞在組織內增生,破壞了原有的組織,她說,「骨頭是最常被侵犯的部位,若從X光片看,骨頭被侵蝕的部分有如一個空洞,好像骨頭不見了似的,因為增生的細胞吃掉了骨組織」。

陳淑惠醫師表示,「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屬於免疫失調的疾病,臨床表徵有如千面女郎一般,表現相當多樣化,隨著侵犯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因此,發病之初,往往很難被聯想是否為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她指出,骨頭是最常見的侵犯部位,「約有一半病童只有骨頭受到侵犯」,頭骨最多,其餘依次為骨盆骨、大腿骨、眼窩,再來為肋骨、上臂骨、下頷骨、小腿骨及脊椎骨,表現以患部骨頭腫塊、疼痛最多,也會以眼球突出、中耳炎及牙齦病變方式表現;第二常見的侵犯部位則是皮膚及黏膜,表現如脂漏性皮膚炎、紅斑或瘀青;另外的臨床表現還包括淋巴腺腫大;包括肝、脾、肺、骨髓等器官功能受損;腦下垂體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