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不論消毒與否 都有感染風險
Oct 29th 2014, 21:50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

重覆回收使用心導管最怕感染,心臟內科醫師表示,心導管的管徑很細,大約1.33∼2.67毫米,通常使用氣體清毒,均可將細菌及病毒殺死,但最怕就是消毒做得不徹底,因而引發感染,且近年因與狂牛症有高度相關的新型庫賈症狀出現,醫界擔心即便徹底消毒,仍難保不會在管徑內留下致病的變性蛋白,所以幾乎都採購新的心導管。

10多年前,由於心導管價格昂貴,加上健保僅給付部分價格,所以醫院大多消毒回收使用心導管,期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台北榮總曾於2002年,因重覆使用心導管,一度傳出有62名病患在術後產生發燒等感染不適,北榮因而成立感控中心。

最後北榮調查認為62名病患當中,有61名與心導管重覆使用無關,另1名病患經血液培養出非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但這種菌並非院內感染常見菌種,不過北榮自此也宣布不再重覆使用心導管。

三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曾炳憲表示,由於國內各大醫院早就不再回收使用心導管,有廠商專做心導管回收,令他有些意外。

曾炳憲說,使用回收心導管,推估有兩種情況,一是病患心血管阻塞狀況複雜,需要用上3、4支導管,如果該項手術又是健保的包裹給付,超過的部分不能向民眾收費,向健保署又請不到錢,醫療院所才可能會使用回收的心導管。第二種是醫療院所採購的是回收心導管,卻向健保署申報新的心導管給付,不過這兩種情況都有感染之虞,加上健保都已有給付,大部分的醫院不會鋌而走險。

健保署醫審暨藥材組科長周清蓮表示,健保在這一部分一直都有在稽查,每一條新的心導管都有一個條碼,醫療院所使用時必須將條碼貼在心導管上並記錄,近年來,醫療院所已多無重覆使用的情形,必要時,健保署會再啟動稽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