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每天吃太飽 3成胖童恐陷代謝危機
Oct 30th 2014, 10:46

「嗝!吃好飽!」許多人的飲食定義是餐餐吃到飽,但千禧之愛基金會調查發現,近4成爸媽腰圍超標,不在乎吃下什麼、什麼食物才健康,加上缺乏運動習慣,不健康的生活形態連帶影響孩子的體位變化,造成近3成學童過胖,成為別稱「每太飽」—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家庭,未來死亡風險不亞於癌症。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新代名詞「每太飽」,是取字英文簡稱「Metabo」的諧音,提醒每天吃太飽會造成腰圍超標和肥胖,恐導致代謝症候群上身。

「每太飽」對人體健康的威脅甚鉅,據衛生福利部102年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可發現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占所有死因的31.1%,已超過榜首的癌症(29%),不容小覷。

肥胖會遺傳!4成胖爸媽養出3成胖小孩

身型肥胖、腰圍超標的家長,容易養出胖小孩!千禧之愛基金會從介入教育的1萬52個家庭中,回收國小3至5年級學童家庭共4896份有效問卷,也發現爸爸腰圍超過90公分的比例是40.49%,媽媽腰圍超過80公分者佔37.34%,共養出29.98%胖小孩。

國外研究也發現,父母一人肥胖,孩童肥胖機率是一般孩童的近2倍;爸媽都肥胖,孩童肥胖機率約5倍。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至行表示,80%代謝症候群與肥胖有關,但許多人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事實上,已有研究顯示胖兒童成年後的肥胖率為50%,青春期肥胖則成年也肥胖的機率為70%至80%。

此外,長期暴露在三高的危險因子中,未來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美國研究證實,代謝症候群轉換成糖尿病的相對風險為常人的6.9倍,心血管疾病的相對風險約2.5倍。

拒絕每太飽!成人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

吳至行醫師表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因子,除了人力無法改變的年齡、性別和家族史之外,近9成與不好的生活習慣有關,包括抽菸、嚼檳榔、蔬果攝取太少、飲食過油過鹹、身體活動量不足,以及肥胖等,而這些習慣多從家庭開始和累積。

建立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的良好生活形態,能降低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的罹病風險,不過,千禧之愛基金會從以往經驗發現,針對成人和家長所進行的衛教宣導,成效有限,再加上代謝症候群多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累積和形成,因此踏進校園,教育向下扎根,訓練孩子擔任家庭糾察隊,幫爸媽量測腰圍,女生不超過80公分、男生不超過90公分,且帶動家長落實「控制腰圍和三高、選擇健康飲食、維持動態生活」的健康原則,拒絕「每太飽」上身。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媽 的頭像
    寶媽

    嬰兒用品情報站

    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