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Google 快訊 - 嬰兒
 
晚婚爸爸的告白:兒子們像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
Dec 11th 2014, 01:41

文:黃哲斌

人生的骰子

當袁小姐羊水提早破裂,送進待產室,戴著眼鏡的年輕護士檢查後,輕鬆地說:「剛開兩指,還很早。」示意要我到護理站辦理手續。我從未料到,「手指」也能當作度量衡單位;好吧,對於一名酒鬼而言,威士忌除外,「酒保,請給我兩指高的蘇格蘭威士忌,謝謝。」

如今,我焦慮等待「五指全開」,袁小姐才會被推入產房,開始一場分娩硬仗。我坐在護理站櫃檯前,彷彿正要入住星級酒店,除了繳交身分證、戶口名簿等中華民國政府核發的文件,證明我可以陪產,可以代理袁小姐拍板重大決策,還要填寫一堆表格,其中有張「生產同意書」,背面列出許多自然分娩的風險比率。

我第一次意識到,人類打從還未出生,就不斷在擲骰子,與各種風險對賭。光是成為一名平凡的父母,就必須打敗許多機率,包括一四%的不孕症發生率,一%到二%的先天性心臟病,○.六%到二%的胎盤早期剝離,還有○.一五%的肩難產發生率,這些看似微小的數字,都可能讓我們父子緣慳一面。

此外,一三%到一四%的新生兒會因羊水提早破裂,因而吃下胎便,造成消化道或肺功能的後遺症,其中有三%到五%可能死亡。不幸的,一向貪吃的黃大寶就吃了胎便,在保溫箱住了一星期旅館,他媽媽只好每天猛擠六、七瓶新鮮母奶,全程低溫產地直送醫院,同時在加護病房外,隔著幾層玻璃,淚眼婆娑望著大寶兄,像一名憂鬱的動物園遊客。

我當了老爸之後,兩個孩子反而像是家庭教師,教我許多原本不懂的學問:嬰兒的便便什麼顏色才健康、凌晨幾點會腸絞痛、多大的小朋友才准喝蜂蜜,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很久以前,我原本是個任性的混蛋,熬夜看電影、晃蕩鬼混,整晚喝光一瓶紅酒再喝威士忌,每天忙著把自己泡在乙醇裡,很少關心別人家的小孩發生什麼事。

因為黃大寶,我才知道台灣的孩子裡,七%有發展遲緩的傾向,另有五百分之一的自閉症發生率,八百分之一的唐氏症,千分之一到三的腦性麻痺,千分之二點二的先天性聽損,千分之二的唇顎裂;也因如此,「妥瑞氏症」「亞斯柏格症」「前庭覺」這類老爸老媽念到研究所都沒聽過的名詞,悄悄進入我們的閱讀領域;我們也陸續接觸理解心路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等團體,開始關注這些辛苦的孩子,以及無數好心人。

所以,我沒有一天不感激,他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孩。每天,看著他們學會「鉛筆一、鴨子二、蝴蝶三」,聽他們會唱第一首台語歌謠、認得第一個英文字母,我很清楚,這樣的平凡普通,得來何其不易,背後是龐大社會系統與醫療資源的交互作用;然而,還有許多被這張安全網遺落的孩子,需要更多、更細心的照料。

不過,他們兄弟都沒逃過三○%的機率,遺傳了我的過敏症狀,就像我從父親身上接收這項「遺產」。我因此知道,「塵蟎身長○.一七到○.五公釐、愛吃皮屑毛髮、枕頭床墊與沙發是牠們的遊樂場、最怕攝氏五十五度以上熱水,或相對溼度五○%以下的空氣」這類冷知識,並且惡補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醫學常識。

這些千奇百怪的機率,有些是先天遺傳,有些是飲食影響(最近「塑化劑、棉籽油可能讓雞雞變小」等新聞,我猜他們一定笑不出來),有些卻是環境誘發,例如,台北市學童的氣喘病發生率,二十年內暴增八.三倍;過敏發生率十年內增加十倍,毫無意外,都會區孩子過敏症狀的比例,遠大於鄉郊地區。

即使我的數學很爛,只修過勉強及格的基礎統計學,都知道這些機率不再只是單純的「基因遺產」,而是另一種環境遺產,是我們這代人,無形中加諸下一代的健康風險。

一個明顯、讓人傷心的例子是,南部二仁溪曾是焚燒廢五金專區,因為空氣中的戴奧辛,據衛生單位統計,下游的台南灣裡地區,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二年間癌症死亡人數增加四五%,先天畸形兒發生率二.一三%,是全台發生率的三.一八倍,包括許多胎死腹中的無腦畸形兒。

同樣的,「細懸浮微粒 PM2.5」莫名其妙成為我們這一代,留給兒女的集體財產,據統計,台灣的 PM2.5,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年均值將近四倍。美國心臟醫學會研究,PM2.5 會讓嬰兒夭折率增加百分之十,台灣的婦產醫學專家也說:「細懸浮微粒經常夾帶有機物質及重金屬,易引發胎兒早產、影響新生兒肺部功能。」

就像一本攝影集《南風》述說的,台灣這個曾經翠綠的島嶼,幾十年來,被弄得有些髒了,以上這些眼花撩亂的數字背後,暗藏一筆很龐大的債務,等待我們一起償還。

寫了這些可怕機率,但願不會有人誤會,以為是保險機構或臍帶血公司的置入行銷,再則,但願全台灣的嬰兒們不會覺得自己太倒楣。好消息是,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二○一二年底以「生命的樂透」為題,調查全球最適合的出生地,台灣排名世界第十四名,比德國、美國、日本、法國還棒,這個擁擠而吵鬧的小島,還是有很多值得幸福驕傲的地方。

有時候,生命就像一張樂透,有些事,我們無法控制,只能握著手上的彩券,享受明日的夢想與後果;有時候,人生遠遠超過亂數機率,而是一場漫長的學習與掙扎。對我而言,兩個兒子就像一種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然後察覺、擔憂,並在日常採取微小的行動,但願終究造成巨大的改變。

所以,我戒掉抽了二十五年的香菸(好啦,幾乎戒了);我每天燒開水,少喝含糖飲料,努力讓自己健康,腰圍不要超過三十二吋。此外,我更關心這個發燒的星球,擔心海平面繼續上升,小孩以後變成《水世界》的凱文.寇斯納,只能住在巨大的水族箱裡;我也更關心我們身處的社會,因為希望他們活在一個更誠實、更自由、更善良,而非壞蛋黑暗統治的高譚市。

另一方面,他們又像高度一百公分的平面攝影機,每天貼著地面,讓我看見童年,重新看見世界的模樣,重新體會擁抱與親吻,看見乾淨單純的慾望;他們也讓我看見父母與家人,看見那些擦身而過、未曾出口的歉意,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如同蛋殼碎裂那一瞬。

一百公分高的記憶重播

「我們已經兩個月沒講話了,每天一有時間,你就拚命往外跑,寧可三更半夜才回家,把家裡當成旅館,把我當成打掃的老媽子。我的一輩子,都在照顧阿公、你和弟弟,省吃儉用,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沒想到,等你們長大,卻受到你們冷漠的對待。我很難過,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

母親的字跡工整而乾淨,抱怨著她的抱怨,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彷彿她已在心底演練上千遍。這封信,寫於我大四即將畢業之際,始終躺在我的抽屜裡;直到六年後,母親腦溢血開刀住院,在她的催促下,我終於拆開來讀,兩張紅色十行紙,還寫著一些傷心的細節,但大致上,母親提出一個疑問:

一個自小為家人全心奉獻、高度自我壓抑、犧牲個人快樂追求的女兒及母親,一輩子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營業,只差沒有叮咚鞠躬說「歡迎光臨」,何以當她邁入中年,眼前只剩一個空蕩、冰冷的家庭,而她是唯一留守者?

我沒有答案。

我可以試圖解答,雖然並不容易,而且不會是ABCD單選題,極可能是E以上皆是。當我閱讀這封信,年少憤恨早已消融,母親也在佛教經文裡找到寬慰,她皈依的法號是「轉樂」,人生苦短,轉苦為樂,即使在病中,她如此自我安頓。

然而,母親的巨大疑惑,在我心中盤旋不去,就像我不免好奇,年少那個害羞、結巴、膽怯、內心糾結的我,如何變成一個遲婚的酒精成癮者?如何歷經種種叛逃、浪蕩、彷徨、自私的人生抉擇,最後回頭擔負照料久病老母的責任,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靠媽族」?

如果時鐘倒撥,我們的關係有可能改善嗎?我對母親會有更多寬容理解嗎?我會找到另一種方式與她相處嗎?

少年時,家庭既是庇護所,也是牢籠;當我青少年,家庭是交戰區,是滿布拒馬、蒺藜與地雷的荒原戰場;而今,鬢已星星也,家庭是可愛動物區。

當生命的夜幕低垂,我的母親終於變成阿嬤,她再也不是那位強勢、幹練、事必躬親的藥房老闆娘,而是一個可愛、調皮、充滿童心的老太太。每天早上醒來,她忙著找孫子玩,皺巴巴像是酸梅的臉龐,緊貼著另一張皺巴巴小臉,嘴裡發出只有她與嬰兒聽懂的咕嚕聲。

每次,氣力衰弱的她抱著孫子,都得小心翼翼,深怕摔壞了這只會吐奶、會嚎哭的祖先牌位。她變成孫子的頭號粉絲,免電池布偶,御守吉祥物。

然而,即便她晚年的記憶力極佳,能清楚說出我每個小學老師的名字,準確背誦我求學每一階段的學號,唯獨對我們的嚴厲管教方式,她一律不認帳;包括弟弟偷錢,被她以藤棍痛毆的那個晚上,她堅持並無此事,即使我與弟弟都站在檢方指控的位置上,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婆婆一口咬定,是我們記錯了。

是我與弟弟捏造記憶?或是母親腦部手術時,切除了這些幽暗不快?或者,她僅僅是不願再提起?如同她不再提起我的父親?

年歲以一種緩慢、狡猾的方式,安靜地改造我們,像是日漸風化的野柳女王頭,或像鵝鑾鼻洞穴的鐘乳岩,我們的眼袋與雙頰,每天都在對抗地心引力的無情拉扯;最終,當我們早晨刷牙照著鏡子,會瞥見一個有點眼熟的陌生人,然後被牙膏泡沫嗆到。

當上爸媽也是,簡直是青春斷裂的造山運動,生命同時承受物理運動與化學變化的拉扯。我曾列出一個清單,試著舉出有了小孩之後,日常生活的U字髮夾彎:

一、還沒有子女之前,談論度最高的名牌是LV、八百粒(Burberry)、萬寶龍;有了子女,重點品牌前三名是貝親、湯瑪士、老母在乎(Mother Care)。

二、「育嬰室」絕對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尤其當你抱著小孩逛街兩小時,而他吵著喝奶或睡午覺時。等到小男生兩、三歲,開始站著尿尿,「落地式小便斗」是父母的重要恩物。

三、年輕時,朋友聚會的核心話題是交換觀影評價、小說情報、黃色笑話;等大家都變成爹娘,聚會儀式是交換手機裡小孩照片、育兒經驗、被嬰兒暴凌的悲慘故事。

四、生子前,行事曆的常用關鍵字是電影時刻表、餐廳電話、旅遊行程;生子後,行事曆關鍵字變成接送小孩、施打疫苗、Jacadi 折扣日。

五、嬰兒配方奶粉就像基本套裝婚紗,或是組裝PC電腦:永遠都有升級空間。鈣粉、麥精、三益菌、DHA、免疫蛋白,除非你意志堅定,充耳不聞,否則,每次沖泡一瓶奶,都像進行一場化學燒杯實驗。

六、人生前二十年,最重要的消費科目是:福利社、超商、電玩店(現在的線上遊戲);二十歲到婚前:唱片行、書店、精品店;結婚生子後,重點消費科目是:保母費、嬰幼用品店、奶粉尿布八折的藥妝店。

七、「M型社會」的定義是,老婆跟兒子是M字的兩端,老公是夾在中間的無產階級。

八、「網路分級制」的定義是,當老爸的第一天起,下列網站自動列入限制級:Mobile01、PCHome Online、Apple Store。

九、第一次被叫「爸爸」之前,你必須先叫對方「爸爸」一千次。

我甚至想動筆寫一篇〈嬰兒物體系〉,包括我買過的種種無用之物,髒尿布自動包裝器、登山式嬰兒背架、糖果色全套餐具,它們初看宛如變形金剛一樣先進高科技,實則是現代消費文明為懶惰父母設下的小陷阱。

書籍介紹:

《父親這回事:我們的迷惘與驚奇》,圓神出版

這是一個「三明治世代」父親,身處時代夾縫,往前緩慢送別父母,往後目迎子女成長的心情寫真。在網路上有大批讀者、卻至今才出書的黃哲斌,因為孩子帶給他的種種驚奇,令他不斷重新思考身為「兒子」與「父親」的雙重角色,試著從自己人生航道的迷途歷險中,摸索出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向。

作者:黃哲斌

小時立志新聞,年少貪看電影,曾是蘭陵劇坊演員、遙遠傳說中「太陽系MTV」企劃主任;退伍後,曾任《影響電影雜誌》總編輯、《中國時報》記者及編輯、《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中年志向是家庭主婦,在家灑掃庭除、相妻教子,目前為兩個男孩的爹、自由寫作者,主要為《天下雜誌》網站寫稿。

曾與報社同事共同執筆《我的小革命》《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各三冊,此書是他「個人單飛首張專輯」。

你可以追蹤他的臉書,時有家庭瑣碎趣事,時有中年雜念牢騷;或者,也可訂閱「黃大寶便當」專頁,偷看他家便當菜色。

父親這回事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 人生• 台灣• 媽媽• 嬰兒• 家人• 家庭• 機率• 父親• 爸爸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美國OSTER咖啡機創意巧思!開啟您健康無虞的一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