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高凱亮主治醫師表示,人類的疾病感染源包含細菌、病毒、黴菌及其他病原體,對人類來說,細菌的殺傷力最強。在以前,人類容易在細菌感染後,發生菌血症、敗血症,甚至死亡。一直到有盤尼西林這種抗生素後,人類才有對抗細菌的武器。因為文明的世界中,造成外傷的機率降低很多,細菌性疾病大多來自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常是細菌進入人體的一把鑰匙,細菌進入人體後不一定會馬上發病,常在人體抵抗弱時發病,也可能會在某些身體部位潛伏,再慢慢地經由血液增生擴散,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的感染。
B群鏈球菌是母體中常見的一種細菌,可存在於孕媽咪的陰道中,因為在成人身上沒有明顯的致病力,所以帶菌的孕媽咪很難察覺,少數的帶菌者會有發燒、頻尿等症狀。由於B群鏈球菌存在於女性的生殖系統中,所以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經由母體垂直感染給寶寶。
常見的症狀
B型鏈球菌長存於女性的腸道、生殖系統、泌尿道中,除了少數可能有泌尿道感染的情況外,通常不會對帶菌的女性有影響。但是對孕媽咪而言,B型鏈球菌就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甚至引發早產、早期破水、感染等。若寶寶是由母體垂直感染,可能會在出生後三個月內發病,症狀有發燒、體溫過低、食欲不振、活動力低,也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如果症狀嚴重,會導致新生兒智能、聽力、視力受損。
預防與治療
孕媽咪可以在懷孕35至37週時接受B型鏈球菌的檢測,如果在此時檢查出有B型鏈球菌存在,就可以在產前接受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胎兒感染的機會。因為B型鏈球菌的感染力很強,而寶寶的免疫力及抵抗力又差,若感染B群鏈球菌,就算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其風險還是很大。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Want something else to read? How about 'Grievous Censorship' By The Guardian: Israel, Gaza And The Termination Of Nafeez Ahmed's Blog